《心相篇》講座 01
May 24, 2017
34 plays · 01:37:56

道教學者陳希夷,就是傳說中的“陳摶老祖”,他留下一篇傳世之作,名《心相篇》,取“相由心生”之意,兼有佛家《因果經》的味道,比曾國藩的《冰鑒》更為大氣,頗有止惡揚善之功,讀之耐人尋味。
陳摶《心相篇》
心者貌之根,審心而善惡自見;行者心之發,觀行而禍福可知。
出納不公平,難得兒孫長育;語言多反複,應知心腹無依。
消沮閉藏,必是好貪之輩;披肝露膽,決為英傑之人。
心和氣平,可卜孫榮兼子貴;才偏性執,不遭大禍必奇窮。
轉眼無情,貧寒夭促;時談念舊,富貴期頤。
重富欺貧,焉可托妻寄子;敬老慈幼,必然裕後光前。
輕口出違言,壽元短折;忘恩思小怨,科第難成。
小富小貴易盈,刑災準有;大富大貴不動,厚福無疆。
欺蔽陰私,縱有榮華兒不享;公平正直,雖無子息死為神。
開口說輕生,臨大節決然規避;逢人稱知己,即深交究竟平常。
處大事不辭勞怨,堪為梁棟之材;遇小故輒避嫌疑,豈是腹心之寄。
與物難堪,不測亡身還害子;待人有地,無端得福更延年。
迷花戀酒,閫中妻妾參商;利己損人,膝下兒孫悖逆。
賤買田園,決生敗子;尊崇師傅,定產賢郎。
愚魯人,說話尖酸刻薄,既貧窮,必損壽元;聰明子,語言木訥優容,享安康,且膺封誥。
患難中能守者,若讀書,可作朝廷柱石之臣;安樂中若忘者,縱低才,豈非金榜青雲之客。
鄙吝勤勞,亦有大富小康之別,宜觀其量;奢侈靡麗,寧無奇人浪子之分,必視其才。
弗以見小為守成,惹禍破家難免;莫認惜福為慳吝,輕財仗義盡多。